湖北省黄冈中学
教师园地
教师学习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 教师学习
沟通与合作
2022-10-16 23:12:02 返回列表

  沟通与合作

  作者:刘伯永

  班主任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育人主体,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和责任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动、学习和生活,是班级的“灵魂人物”,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纽带”。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这些年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 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中,“沟通与合作”已经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一、沟通与合作的含义及类型

  (一)含义

  沟通与合作,就是社会中的人以各种方式充分且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信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过程。

  学校教育层面,班主任沟通与合作指协调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并达成合作的一种能力,构建教育责任共同体,整合教育资源和力量,使班级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实现合作共育。沟通是实现共育的前提条件,合作是基本途径,共育是最终目标,高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充分凝聚教育力量,反映了教育教学的最高水平。

  (二)类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单兵作战”和“独裁统治”都不符合时代要求,家校社合作的多样化需要班主任将班集体建成彼此间的“命运共同体”,立足家校社共育模式,班主任在不同层面的“沟通与合作”中充当主角。

  其一,师生沟通。师生关系是在家校社合作育人场域中最直接、最频繁、最重要的关系,新时代的学生在个性特点和价值观上有很大的独特性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沟通可以推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班级有效管理模式的生成与维系。

  其二,教师间沟通与合作。教师集体中,对学生的教育责任不只是班主任的,同时也是科任教师的。教师集体的融洽协作,既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又有利于科任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合作与沟通,相互支持与配合,也是建设团结、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促进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基础。

  其三,家校沟通与合作。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提及,家校合作来自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两者共同发力、协同配合,使得学生能够同时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学校的指导,双方互为引力,培育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只有加强沟通与合作,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其四,社区沟通与合作。现代教育体系中,育人阵地不只是在课堂,学校已脱离教育的孤岛,并自然延伸至家长及所属社区的社会环境之中,班主任育人可以延伸到与学生相关联的社区,通过家校社联合同步教育,使家校社达成共识,家庭和社会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同时,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支撑,更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

  二、沟通与合作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实体,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是班主任高效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回应着国家、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关切。

  (一)社会层面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家校社合作,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尤其对班主任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形成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党〔2004)3号)提到:“要建立和完善校长亲自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要强化班主任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指出:“班主任老师不仅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支持少先队、共青团、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还应该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引导家长和社区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教基一〔2009〕12号)明文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其中,第七条要求:“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第八条要求:“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第十二条要求:“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要求:“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二)学校层面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是中心工作是教育教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立德树人,班主任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我们想一想,学校是一个组织,班级是这个组织的细胞,每个班级好了,年级就好了,每个年级好了,学校就好了。因此,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工作的优劣,从这个角度讲,班主任工作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撑点,也是落脚点,黄冈中学牢记“弘德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坚持培养“有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国际视野”的时代精英和创新人才,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并且做到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黄冈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德育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现、唤醒和帮助学生是德育最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大先生”,实现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班主任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实现从学生的陪跑者走向学生的领跑者,激励学生不断超越,不断奋斗,从优秀走向卓越。”

  (三)家长层面

  根据吴方红对中小学家校交流现状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家长“渴望知情,希望交流”的心情是迫切的,但他们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沟通方法、途径或交流机会,大多数家长普遍认为:“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对家长来说是一道新课题”。(吴方红.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07(6):1.)

  我国相继颁布的《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2004)、《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等文件和法规,都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提出了要求,班主任在其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家长学校主要任务:增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如何沟通与合作实效性?

  (一)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班级管理)》对班主任沟通与合作能力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表 1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指标体系与能力诊断级差表

  (二)如何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育人过程中如何提升“沟通与合作”有效性和实效性呢?简单归纳为“1234”。

  1.明确德育工作的一个“核心目标”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提出“高中学段德育工作的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育人核心目标简单说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个“人”。

  班主任就是通过沟通与合作,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强调对学生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塑造。在此,我提议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在“阳光”二字上做文章。一是外树阳光形象,二是内塑阳光心灵。阳光是健康的身心,唯有健康才能茁壮成长;阳光是快乐的因子,唯有快乐才能个性张扬;阳光是积极的心态,唯有积极才能不断进步;阳光是创新的思想,唯有创新才能飞得更高;阳光是希望的牵引,唯有希望才能放飞梦想;阳光是善良的品性,唯有善良才能陶冶情操;阳光是激情的灌注,唯有激情才能成就梦想。外树“阳光形象”重在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衣着整洁、举止儒雅、明德守礼、爱护公物等外在表现。内塑“阳光心灵”重在内心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爱国守信、积极乐观的形态、真善美、顽强意识等。学生一言一行充满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就是阳光最直接的表现。

  2.两个“底层思维”

  平等思维是前提。平等意味着沟通与合作的双方是并肩前行的伙伴,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在教育这个场域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共同承担着育人重任,要求班主任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其他主体的需求,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支撑。

  共赢思维是根本。共赢意味着沟通与合作的双方都是应该是利益的获得者,而不是我来说服你、辩赢你——这样的竞争思维,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和结局冲突,让双方、多方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在育人环节之中,要有足够耐心和智慧去厘清盘根错节的头绪,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和创造契机,让当事双方或多方都能满意。

  3.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频度原则:经常与适时。经常指的是沟通与合作的高频率,在可能的情况下,班主任的沟通与合作应该落实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充分的沟通能够能够最早的发现问题的端倪、把隐患最大限度扼杀在发展的萌芽阶段。适时指的是沟通与合作的时效性,负面情绪的积累、消极关系的维持都是有害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容易发展成为大问题,及时沟通、随时随地沟通可以达到最高效的解决问题。

  二是分寸原则:理性与准确。理性是指对事不对人,具体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之中做到“谈论行为而不谈论个性”,可以讨论学生所作的某一件事情或者说的某一句话而避免对某学生的产生定性的观点或评论;准确是指明确在沟通与合作过程之中的内容,让对象有准确的、唯一的理解,不说模棱两可的话,委婉不代表隐去。

  三是共情原则:诚意与善意。诚意是最好的润滑油,真诚的态度是合作的开端,作为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它能让班主任既勇于承担责任、又能摆脱壁垒实现主动接收和认同对象的观点,促进共同语言的建立,达成共同认可的方向;善意是最好的黏合剂,在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之中,强调作为班主任的关切,但是也不要无视学生的关切,避免“自说自话”,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向对方释放善意,双方在思想情感上达到一致的体验,以便达成一种理想的沟通氛围和结果。

  4.四个“全面协同”

  一是师生协同。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点亮学生心灵的明灯,启迪学生人生的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班主任就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准,全方位发展,着眼于师生平等,在情感上亲近学生;立足于魅力展示,在言行上带动学生;成就于授业解惑,在专业上征服学生;扎根于三尺讲台,在强能中塑造学生。

  二是教师间协同。通过沟通与合作,充分依托科任老师的协同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与合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彼此沟通具有“心理支持、思维创新、合作示范、集体智慧、减负增效、鞭策激励、变革动力”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课程育人,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要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科育人。

  三是家校协同。班主任应及时做好家校间的信息沟通工作,如通过建立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班级管理、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以此促进家校达成共识。

  四是社区协同。因与社区紧密联系,融入社会,成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德育课程,挖掘黄冈红色文化、东坡文化、戏剧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最深远,学校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率先做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大先生”,成为“社会的尊者”、“心怀国之大者”、“立德树人的能者”。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1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1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