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第21届外研社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京落幕。我校高二(1)班李佳颖同学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全国特等奖,学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01 赛程回顾:一路披荆斩棘,尽显黄高风范
2024年7月大赛启动,全国139万余名高中生踊跃参与。我校参赛学子在省级复赛阶段,取得8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其中,李佳颖等同学成功入围湖北赛区决赛。
在地区决赛中,李佳颖同学凭借地道的发音、流畅的表达以及对主题深刻的理解,拿到了全国总决赛的入场券,最终在全国舞台展现语言素养,为湖北赛区赢得荣誉。
02 获奖学生参赛感言:
全国特等奖获得者 李佳颖
这次参赛经历于我而言,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机遇与挑战。备赛的日子,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难忘旅程。我时刻沉浸其中,每见一则新闻,都忍不住用英语进行复述。这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锤炼,更是心灵的磨砺,成长的足印。每攻克一个难题,都让我变得更加坚毅强大。
谈及决赛现场与全国优秀选手的交流,李佳颖认为:“这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国际视野和思辨能力的综合考察,特别感谢杜卿华老师系统专业的指导,感谢学校提供的语言学习平台,让我们能在真实的语境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03 带队老师观赛感悟:精英荟萃,思维交锋
杜卿华老师(左五)代表学校领取“优秀组织单位”奖
带队的杜老师现场观摩了冠亚季军争夺赛,对各阶段选手的表现印象深刻。12强选手的演讲紧扣主题,深入探讨文化交融和国际合作,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刻理解。提问环节中,选手们迅速理解问题,给出清晰、独到的回答,体现了熟练的英语运用和批判性思维。6强选手在挑战面对面环节表现突出,围绕“诺贝尔奖应颁发给AI还是人类研究者”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展现了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杜老师认为,当前外语教育需更注重“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培养”,这也是黄冈中学近年来在外语学科建设中重点探索的方向。
黄冈中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此类高水平赛事,持续完善“课堂学习+实践应用”的外语育人模式,助力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理解素养。
供稿 杜卿华
编辑 王 惠
审核 王建文 / 程凯华
终审 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