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我校1997届杰出校友、国际知名数学家倪忆教授回母校访问。一起访问学校的还有倪忆的恩师、数学特级教师、老校长陈鼎常,华中科技大学数统学院党委书记王文重,2005届校友、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教授侯冲。
上午10时许,座谈交流会在学校二号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忠新主持。
作为1997年第3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数学系终身教授的倪忆,此次重返母校,让师生们倍感振奋。
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折谷代表学校对倪忆教授回访母校致以诚挚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母校近年来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现代化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刘校长指出,倪忆校友是母校的骄傲,他在数学领域深耕多年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为在校学子树立了可学可及的榜样;此次交流活动更为同学们搭建起与顶尖学者对话的平台,提供宝贵的学习与成长契机。
座谈中,来自我校9班的学科竞赛学生们难掩激动之情,围绕数学学习与研究踊跃提问。倪忆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以生动幽默的语言逐一解答,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度探讨。
谈及数学专业方向时,倪忆教授强调:“数学分支繁多,代数、几何、分析等不同领域如同大树的枝干,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其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差异显著。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广泛涉猎,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深耕细作。”
针对数学研究所需的品质,他以著名数学家张益唐为例:“搞数学研究切忌急功近利,张益唐教授在数论领域默默无闻多年,始终坚持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最终取得突破性成果。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每个数学研究者必备的素养。”
当被问及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的关系时,倪忆教授指出:“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竞赛培养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能为研究打下基础,但并非因果关系。竞赛更侧重技巧性,而研究需要原创性和系统性,同学们要理性看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竞赛与大学数学的衔接,他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扎实掌握竞赛知识后再接触大学数学,会更容易适应。竞赛中训练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在大学数学研究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要注意避免将竞赛思维固化,学会用研究的视角看待问题。”
同学们纷纷表示,倪忆教授的分享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坚定了探索数学奥秘的决心。
老校长陈鼎常感慨道,此次重返学校倍感亲切,作为退休老同志,自己一直关心挂念学校的发展,看到校园面貌发生大变化,由衷喜悦。他衷心祝愿学校越办越好,祝愿同学们学业精进、前程远大。
王文重表示,自己一直对黄冈中学心怀敬仰,感谢学校多年来为华中科技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王文重还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向我校赠送了礼物。
侯冲则提到,每次回到母校,都能有新的发现,这些变化令人振奋。他期待未来学校能与华中科技大学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忠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母校将继续加强与杰出校友的联系,为学子搭建更多与名家交流的平台,助力学子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供稿 | 吉冠男
审核 | 王建文
终审 | 陈忠新
编辑 | 王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