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同学:
暑期将至,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为切实做好暑假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我们制定了学生安全事项的工作提示,请家长们仔细阅读,教育、引导和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
01暑假放假时间
放假时间:7月10日上午10:05
打扫宿舍、教室卫生,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安全离校,到家后给班主任报平安。
02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1、严防溺水事故
严禁孩子去危险地方玩耍。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
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等。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向成人呼救和报告,不擅自下水施救,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
2、注重饮食安全
不吃“三无”食品,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不吃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不吃劣质或变质食品。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不采摘、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菌类。
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教育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科学保护视力,防范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
文明上网,坚决抵制色情、反动、恐怖、玄幻等不健康网站和电子书籍。远离迷信,远离营业性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坚决抵制毒品和邪教,不参与传销等违法活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4、做好健康管理
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垃圾分类投放。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确保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5、确保居家安全
避免孩子独自居住。教育孩子做到不在家或野外玩火,不乱动电线、灯头、插座、电器,天然气使用完毕关紧阀门,养成人走火熄、电断、气关良好习惯,还要检查家庭周边的防火环境是否安全。督促孩子不乱丢乱扔,不高空抛物。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6、应对极端天气
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学习安全知识,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
不在暴雨、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玩耍。
7.确保出行安全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到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外出要警惕车辆视觉盲区。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骑乘电动车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乘坐私家车出行请系好安全带。不坐超速、超载、酒驾、毒驾、疲劳驾驶的车辆,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
重视旅行安全。选择正规、信誉好的旅行社,并签订旅游合同、购买相关保险;自驾游不疲劳驾驶、不饮酒驾驶,遵守交通规则;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入住酒店时,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索取酒店联系卡;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了解并尊重旅游地风俗、禁忌。
8、加强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无节制玩乐、紧张焦虑、悲观自责等不良考后状态,有针对性地教育、提醒、疏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注意旅行安全,不私自结伴出行,保持科学的作息时间。
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加强平等沟通,讲究教育方式方法。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
倡导文明风尚,注意亲子沟通,多与亲朋好友交流,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及其他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游学等暑期活动,要认真了解主办机构相关资质,签订有效合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03暑期学习生活安排
1、适当放松,亲近自然
暑假前期,让孩子放松身心、休闲调适,调节身心状态。可以安排孩子到祖辈家中小住,既能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又能培养孩子的孝亲意识;父母也可陪同孩子开展亲子旅行,在领略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拓宽视野见识。这些活动既能让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自然过渡,又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家庭情感联结。
2、家校协作,共促成长
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计划,每周跟进作业进度,建立完成情况记录表,及时查漏补缺。返校前和孩子一起核对假期任务,积极将孩子生活、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便于教师在新学期开展个性化指导,实现假期与学期的无缝衔接。
3、有效沟通,家庭和睦
建议家长在假期中多创造亲子共处时光,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轻松氛围中倾听孩子心声,及时察觉情绪波动。鼓励以非暴力沟通方式表达关爱,避免说教式谈话,用理解和支持构建信任桥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安全感,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
4、积极劳动,强身健体
建议家长将劳动教育融入假期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每周完成一次烹饪体验、衣物洗涤、食材采购;每日坚持卫生打扫、餐后洗碗等基础家务。在劳动过程中渗透孝亲教育,引导孩子主动关心长辈生活需求。同时要科学安排每日锻炼时间,建议选择跳绳、跑步、球类等适合青少年的运动项目,在劳动与运动中锤炼意志、增强体质,实现全面发展。
5、参与实践,开拓视野
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社会发展、民生问题,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黄冈中学
学生发展中心、法制安全处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