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
学生天地
国旗下演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讲话】阳春三月里 共沐文明风
2025-03-10 09:16:49 返回列表

  3月3日上午

  我校在各班教室举行线上升旗仪式

  高二(3)班鲍达同学

  以“阳春三月里 共沐文明风”

  为题发言,引导同学们

  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文明成为自然

  让修养融入血脉

  阳春三月里 共沐文明风

  高二(3)班 鲍 达

  鲍达,男,共青团员,校学生会主席、高二(3)班团支部书记。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喜爱朗诵、书法等,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学习之星”“十佳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二(3)班的鲍达。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阳春三月里,共沐文明风”。

  三月,春光和煦,万物复苏。对于我们黄高学子而言,三月不仅仅是阳春之始,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月份——黄冈中学文明礼貌月。

  漫步在初春的黄高校园,绿树成荫,书声琅琅,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然而,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上,却时有不文明的痕迹与之格格不入:进入教师办公室不敲门,进出时也没有把门轻轻带上;前往食堂就餐时肆意狂奔冲撞、在队列中插队嬉笑、破坏公共秩序;同学之间的交谈随意过度,不文明用语闻之刺耳。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严重损害了黄高校园的文明形象。身为黄冈中学的一员,我们理应杜绝这些不文明行为,让文明之风吹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文明”一语如何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文明,体现在言语上。林荫道上、楼梯间里、连廊书吧中,遇到了校领导、老师,不论认识与否问声“老师好”,体现对师长的敬意;走廊里不小心碰到同学时,说声“对不起”“没关系”,展现出宽容与理解;与同学交谈时注意用语分寸,既顾及他人感受,又树立个人形象……以自发的文明之心对话,哪怕寥寥数语,便能让校园充满温暖。

  文明,也体现在行动中。跑操前将书包在场外整齐摆放,既避免纠纷又方便寻找;看到课桌旁的纸屑主动捡起;食堂就餐自觉排队;自习课时,对低声交谈的同学善意提醒;课堂上专注听讲,办公室内轻声慢步……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点滴文明之举便足以汇聚成磅礴的文明之力。

  文明,更体现在思想认识上。一个文明中学生,不能仅仅在文明礼貌月中践行文明行为,更应理解文明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将其内化于心,变成一种“不用人监督的自觉”。于个人而言,文明是自我提升的基础,引导我们正确处事。文明的举止和得体的谈吐都能为我们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帮助我们收获真挚友谊,助力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于国家社会而言,文明礼貌体现国家形象,国民素质书写国家面貌,只有遵循文明礼貌的为人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荀子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近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助力我们实现人生理想;远可以致敬传统文化,绽放礼仪之邦的璀璨光芒。文明礼貌月活动,正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礼仪传统与黄冈中学一百二十年的崇德基因一脉相承。她不仅是一个短期的活动,更是长期的行动号召,提醒我们时刻注意黄高学子的形象,让文明之风吹得更动人、更彻底、更长久。

  同学们,文明礼貌月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内涵,传递文明力量,让文明之花在黄冈中学的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姿,让文明素养成为每一位黄高学子的人生挚友!

  谢谢大家!

  供稿 | 高二(3)班 鲍达

  指导老师|周 斌

  编辑 | 王 惠

  审核 | 王建文 / 陈 剑

  终审 | 刘伯永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鄂ICP备2022019592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号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