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
学生天地
国旗下演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讲话】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永恒之光
2025-03-20 09:13:06 返回列表

3月10日上午

我校在中心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高一(5)班江焯铖同学

以“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永恒之光”

为题发言,引导同学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以热忱书写青春担当

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永恒之光

高一(5)班 江焯铖

  江焯铖,男,高一(5)班学生,任班级语文课代表。在学习上,热爱阅读与写作,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在平日里,诚恳对待同学,与同学互帮互助;在生活中,爱好广泛,并有感恩之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5)班的江焯铖。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永恒之光”。

  当下正值阳春三月,微风和煦,新柳含烟。虽冬寒未尽,但神州大地上已渲染出了浓浓的春意。雨后春笋,正争相破土;小麦青青,方一片翠浪。乍暖还寒,当季节还在无声的过渡中徘徊之时,盎然的春意已带着雷锋同志身上那如同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与力量悄然而至。每年三月是雷锋月,我们共同缅怀他崇高的精神,诉说雷锋精神的永恒魅力;但其实,一年十二个月,月月都是雷锋月,让我们坚持不懈地传承并弘扬他身上那永不磨灭的光辉。

  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我们从雷锋精神的核心——奉献和爱做起。雷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深切地爱着党和人民,甚至超越了爱他自己。雷锋生前经常主动帮助群众挑水,砍柴,甚至为困难家庭送粮送煤。有一次出差途中,他看到一位大娘带着孩子在车站等车,行李又多又重,他二话不说就帮大娘搬行李,直至护送她们上车。生命前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帮助正在倒车的战友检查路况。学习并弘扬雷锋精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准则。我们虽说可能做不到像雷锋那样每时每刻都在替别人着想,但我们却可以以日常生活中微小的实际行动向他学习。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有银川的郭庆同学在地震来临时主动背起受伤同学那样的伟大作为,但向雷锋学习的日常微小的行动却可以是看到同学独自搬着沉重的作业时冲上前主动施以援手;还可以是主动捡起地面上的一张纸片,帮同学捡起掉到地上的东西,最后离开教室主动关掉电灯;也可以是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时的一份善意;亦可以是在父母下班后主动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道一声“您辛苦啦”,或做一起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父亲节母亲节时为他们送上一句爱的祝福;更可以是在雨天为陌生人撑伞的一个瞬间。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却如同繁星点点,让你无私的奉献与发自内心的爱汇聚成照亮人间的光芒。

  传承雷锋精神,也需要我们从他的“螺丝钉”精神中学会钻研。“螺丝钉精神”即是像雷锋一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实干钻研精神。“勤于钻研踔厉行,可乘青云振翮翔”,“螺丝钉精神”即意味着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一股“钻劲”。前行路上,我们也许会遇到流年风霜,遇到迎战数理大题时内心的烈火灼灼,遇到内心悲伤和无奈时的万丈日薄暮,遇到面临多科成绩联合绞杀时的寒冰降白露。但“精感石沒羽,岂云禅险艰”,只要我们勤奋钻研,必能斩浊浪,击长空,踏南天。当乌云散去时自有漫天繁星,钻凿研磨必得曙光。唯有不断地穷根究底,探索未知,在钻研的路上我们才会解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困惑,消解“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战胜“畏途巉岩不可攀”的心理,收获心灵的迤逦人间。

  践行雷锋精神,更需要我们学习他的于平凡中做好自我。雷锋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战士,却因其在默默无闻中折射出的伟大而被后人铭记,雷锋这个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经久不衰,超越了时代,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雷锋在平凡中做好了自我,才得以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中。而我们很多人都和雷锋一样生于平凡,也是浩瀚历史星空中的一点寒星,但是光芒自有力量,哪怕微弱。践行雷锋精神,可以是在遇到困难时要敢于面对;亦可以是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还可以是每天都怀着一份期待,带着一份热爱,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只要我们甘于在平凡中向下扎根,向上拔节,我们就会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芒。枫叶经霜而艳,梅花透寒而香。微微萤火,暗自发光却不与日月星辰争辉。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云烟过往,风雷激荡霄壤变。但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历史属于奋斗者,星光不负有梦人。让我们珍惜平凡中的一点一滴,于青萍之末乘风起,勇毅笃行,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不平凡。

  同学们,雷锋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因弘扬而永恒。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奉献、爱、钻研与担当,于平凡中闪光吧;让雷锋精神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融入我们的一言一行;让雷锋精神在我们青年身上焕发出新的光辉。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供稿 | 高一(5)班 江焯铖

  指导老师|张 静

  编辑 | 王 惠

  审核 | 王建文 / 陈 剑

  终审 | 刘伯永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鄂ICP备2022019592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号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