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
我校在中心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高二(8)班李彦希同学
以“与AI同行 向未来出发”
为题发言,引导同学们
保持好奇,拥抱变革
做心怀热爱的探索者
脚踏实地的创造者
向光而行的奋斗者
与AI同行 向未来出发
高二(8)班 李彦希
李彦希,男,高二(8)班学生,担任班长兼语文课代表。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敢于拼搏;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好帮手,也赢得同学们的信任。
性格沉稳冷静,活泼开朗,和同学们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喜欢打乒乓球,善于朗诵,热爱优秀艺术作品。曾获评校“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志愿者”等,获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校级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8)班的李彦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AI同行,向未来出发”。
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1.57亿用户应运而生,大家是否已成为受益者之一?当看到ChatGPT模拟与爱因斯坦的跨时空对话,大家是否为之震撼?当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大师柯洁,当AI-da的画作AI god以108.4万美元成交,大家是否感受到人工智能的价值正在多维扩张?当央视AI主播小C用方言播报新闻,当AI助手为患者分析影像资料、解析病情,当AI可以分析我们的答题卡并推送错题相关的练习,甚至可以批阅我们的作文并给出详细的评语,大家是否越来越体会到,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的,人工智能时代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到来。生活中,“小度”“小爱同学”等已成为司机的好朋友,扫地机器人已为人们的假期生活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智能电灯、智能闹钟等成为有趣而常见的生活用品。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让我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然而,身处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AI技术正在不断证明自己具备处理复杂思维任务的惊人能力,对此大家是否会担忧,未来AI会不会取代人类?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掌控AI。如果我们始终保持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理性审视与主动作为,在技术浪潮中把握方向,守护人文价值,那么只会让AI更高效地服务于人类,不会给它喧宾夺主的机会。
在黄冈中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机器人社团选修课上,同学们沉浸式地学习,绞尽脑汁也要写出超越老师的更为简洁的代码,下课铃响了好久大家还围在社团教室里迟迟不愿离去,在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思考中“不能自拔”。“登峰杯”机器人比赛中,我们的学长赛前调试机器到凌晨两点,比赛中敢打敢拼,五支代表队最终取得了一个省一等奖、两个省二等奖、两个省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同学们非凡的创造力。在今年的全省“新春第一会”上,黄高五位校友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闪耀全场,他们用扎实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在AI领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些都是百廿黄高把握时代机遇、不甘落后于AI潮流的生动例证!
同学们,AI技术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应该乘势而上!最近老师们反复告诫我们:人工智能时代,会提问是一个人的最强竞争力!ChatGPT的确很强,Deepseek的信息搜索也的确很快,但如果我们不学会如何使用,不学会正确的提问方式,就得不到我们满意的答案;如果我们未来不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该软件也会在目前的成就中停滞不前。
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当我们以高声朗诵的方式强化记忆,如果再加上深度思考与质疑批判的态度,是否效果会更好?在研究性学习中,PPT制作耗时费力,我们是否可以发出具体的指令请AI代劳?另外,还可以解锁一些实用的小技能:在整理错题时,除了弄懂题目本身,可以请Deepseek充当私教,筛选高质量的变式题组,帮助我们强化知识的理解;当心情烦闷时,我们甚至可以和“豆包”如朋友般亲切交流,排解心中忧郁。
同学们,我们青年一代正处在百年未有之技术革命的历史交汇处。让我们以理想为舵,人文为帆,在AI翻涌的浪潮中,驶向更有温度的未来。希望所有的黄高学子,未来都能掷地有声地振臂高呼:那个改变世界的算法里写着我们这代人的理想代码!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供稿 | 高二(8)班 李彦希
指导老师 |冯文静/岑栋
编辑 | 王 惠
审核 | 王建文 / 陈 剑
终审 | 刘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