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
学生天地
国旗下演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讲话】只管攀登莫问高
2025-04-03 15:06:04 返回列表

  3月24日上午

  我校在中心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高一(12)班蔡熙哲同学

  以“只管攀登莫问高”为题发言

  引导同学们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时代不会辜负长期主义者!

  只管攀登莫问高

  高一(12)班 蔡熙哲

  蔡熙哲,男,高一(12)班语文课代表。性格开朗幽默,爱好弹钢琴、打羽毛球。热爱钻研物理且物理成绩优异,立志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座右铭: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舒展,我注视着旗面上跃动的金星,忽然想起敦煌莫高窟里那些褪色的壁画——千百年来,无数无名画工在幽暗洞窟中一笔笔勾勒飞天衣袂,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会成为文明的路标,却依然执着地攀爬着艺术的悬梯。这或许就是“只管攀登莫问高”最动人的模样。

  “只管攀登莫问高”的精神是要有理想有信念。同学们,理想与信念是人生的路标,高中时代正是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伟大的毛主席在年轻时曾立下远大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顾炎武在年少时便立志报国“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居里夫人说“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只有心怀理想坚定信念,攀登才有方向,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

  “只管攀登莫问高”的精神让我们不被功利主义包围。在解出数学题后,有人会尝试五六种新方法,也许不一定解得出来,但他会开个玩笑说“至少我发现了好几种错误思路”;有人在背诵《滕王阁序》时,会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景色。这些"不切实际"的坚持,恰如王阳明龙场悟道前的"格竹七日"。当世人嘲笑他徒劳无功时,他却在那片瘴疠之地参透了"心即理"的玄机。今天的我们不必追问每道习题与高考分数的关系,只需记得:那些看似"无用"的攀登,终将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带来更广阔的美景。

  我们黄冈中学杰出的校友舒德干与钟扬用他们的科学精神生动诠释了“只管攀登莫问高”的精神真谛。舒德干院士在寒武纪生命长卷中执着求索,用化石碎片拼凑出生命起源的密码;钟扬教授十六次穿越青藏生命禁区,在海拔6000米的雪线采集四千万粒种子。两位科学攀登者,他们的攀登从黄高出发,一个向远古溯源,一个向未来播种,以“不惧峰险、不问归途”的信念,在生命科学的峭壁上凿出阶梯——他们深知,真正的探索者无需丈量山巅的距离,因为每一寸向上的坚持,都在拓展人类认知的疆域。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也是在攀登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追梦人。苏东坡先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会常常焦虑于成绩的起伏、排名的波动,但我想我们的前辈也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经历过迷惘与不知所措,也许他们在某刻明白了坚持的意义,这才有了曾国藩先生的恳切教诲“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沉默的积累终会听见回响,我们的笔尖正书写着新的文明注脚。那些解不开的数学题里,藏着祖冲之割圆算尽的执着;实验室反复失败的数据背后,站着在青藏高原勘探三十年的地质学家黄大年。我们不必纠结终点在何方,生命从未有所谓的终点,它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而这,正是我们不断向上攀登的过程,我们站的越高,生命便越发广阔与纵深。《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不可轻言放弃,只管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

  让我们以攀登者的名义向未来立约:既要像钱塘江潮敢撞礁石,也要如黄山松在岩缝中扎根。当北斗卫星划过敦煌上空,当年画工描绘的飞天终于遨游星河,这便是对“只管攀登莫问高”最好的回答——我们今日埋首耕耘的每一个日夜,都将在未来的星图上,绽放成光!

  谢谢大家!

  供稿 高一(12)班 蔡熙哲

  指导老师 黄 姣

  编辑 王 惠

  审核 王建文 / 陈 剑

  终审  刘伯永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鄂ICP备2022019592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号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