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
学生天地
国旗下演讲 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演讲】不要看见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暗淡
2025-10-17 10:24:05 返回列表

  10月13日上午

  我校在中心广场举行升旗仪式

  高二(15)班石楷霖同学

  以“不要看见别人发光,

  就觉得自己暗淡”

  为题发言,倡议同学们

  在欣赏他人光芒的同时

  笃信自身的力量

  在自己的时区里

  不慌不忙,不骄不躁

  持续耕耘,静待花开

  本次升旗仪式

  由高二(15)班伊南江同学主持

  伊南江

  爱好:跳舞、画画

  座右铭:生命的绝唱来自只争朝夕,如诗的年华更须惜时如金

  不要看见别人发光 就觉得自己暗淡

  高二(15)班石楷霖

  石楷霖,爱好跳舞,平日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帮助同学。

  座右铭:以蜉蝣之身,妄图春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清晨的阳光为飘扬的国旗染上金辉,我们又一次站在这里,开启新一周的征程。此刻,或许我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难免有一丝比较带来的焦虑。我们身边总有同学如星辰般闪耀——他们或许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有余,在竞技的赛场上摘金夺银,在艺术的舞台上光芒四射。于是,一个声音有时会在心底悄然响起:“为什么他们如此明亮,而我却这般寻常?”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便是:“不要看见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暗淡。”

  古老的智慧早已告诉我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的白与梅的香,各有千秋,无从替代,亦无需替代。同样,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载体,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天赋、节奏和轨迹。他人的光彩,是用来欣赏和借鉴的,而非用以否定和贬低自我的参照物。盲目比较,只会让我们在羡慕的泥沼中迷失,忘记了去发掘自己内心那座独特的矿藏。

  北宋文豪苏轼,他的一生可谓坎坷起伏,屡遭贬谪。若按照世俗“发光”的标准,他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时,无疑是人生中最“暗淡”的时期。然而,苏轼的伟大就在于,他没有因官场的失意、与他人的比较而否定自我价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他开荒种田,研究美食,兴修水利,传播文化。正是这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与坚韧,使他在命运的“暗淡”期,迸发出了中华文化史上最璀璨夺目的光芒之一。他的经历启示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应完全系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世界的丰盈与坚守。

  同学们,我们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生态系统。擅长逻辑思维的,可以在数理世界里构建精妙的模型;富有感性心灵的,可以在文学艺术中捕捉细微的情感;乐于沟通协作的,可以在团队活动中凝聚众人的力量;钟情于实践探索的,可以在动手创造中体验发现的喜悦。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频率”,重要的是找到它,并让它产生共振。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被他人光芒所扰,从而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呢?

  首先,学会欣赏而非嫉妒。以开放的心态去真诚赞美他人的成就,将其视为风景,而非威胁。欣赏能拓宽我们的心胸,而嫉妒只会蚕食我们的快乐与动力。

  其次,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将目光从“别人如何”收回到“我该如何”。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更博学一点?是否更豁达一点?这种基于自我纵向比较的进步,才是真正踏实和令人欣喜的。

  最后,赋予行动以意义。当我们为自己热爱的事物、为某个有益于他人的目标、为内心认同的价值观而投入时,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这份光彩,源于内在的驱动力,因而更持久,更不易被外界的风吹草动所熄灭。

  愿我们都能在欣赏他人光芒的同时,更加笃信自身的力量。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持续耕耘,静待花开。当你真正找到并点燃自己内在的光源时,你会发现,你本身,就是一道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风景。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供稿 |高二(15)班石楷霖

  指导老师 |陈思远 /董路通

  审核 | 王建文 / 张 旭

  终审 | 秦 鹏

  编辑 | 王 惠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邮箱:hbshgzx_8838888@163.com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鄂ICP备2022019592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号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