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
读报资料
政教读报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读报资料 > 政教读报
北青报:考点外跪谢母亲这场“加试”该得满分
2019-06-13 00:00:00 返回列表

  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安徽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径直走向人群,突然在妈妈面前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

  这一幕正好被住在附近的摄影爱好者拍了下来,周围很多家长都哭了,网友们也纷纷表示“隔着屏幕都被感动了”。很多人不由得想起前年发生在山东淄博工业学校门前的一幕:当年高考结束最后一门考试后,一名学生走出校门缓缓转身,向着学校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这饱含深情的一鞠躬,感动了很多人,戳中了很多人心中那份关于“感恩”的记忆。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谢父母师长的养育教诲之恩,本是人伦常情,但在物质化、快节奏的时代,一些人缺失了这份感恩,或者不知道怎样恰当表达出来。感恩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真正的感恩教育应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这样的感恩无疑更令人深受触动。

  以安徽考生跪谢母亲为例,这突然一跪直击人心。一个大小伙子,正是自我意识极其强烈的时期,看似寻常的一跪,可以想象其内心所经历的“爬坡过坎”。虽谈不上什么惊天动地,但在大庭广众之下,却足以震撼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疑是一堂最生动的“感恩课”。高考固然结束了,但人生无处不是考试,这场“加试”该得满分。

  当然,感恩父母不一定都要用下跪这一种方式,如何把埋藏于心中的爱大声表达出来,才是关键所系。常言道:“大恩不言谢”,国人大多崇尚含蓄,对于感恩往往讳莫如深。殊不知,心中有爱,就应该大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充分传递爱意。老师和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得到别人的帮助,记得说一声“谢谢”;向别人问路,记得说一声“谢谢”;父母师长的无私关照,更应该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常怀感恩之心,在心中播下仁爱和感恩的种子,收获的将是丰厚品德和奋进人生。学会感恩,无需动辄跪拜,但不妨从一声温馨、真诚的“谢谢”开始。

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

  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民众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然而,当下一些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过度追逐所谓“品质生活”掩盖下的预消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人前“调性” 人后“凌乱”

  28岁的南京青年徐飞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最近分期付款把开了不到1年的国产车“升级”成30多万元的奥迪。拉风的背后,是信用卡上6位数的欠款。从父母那里“哄”来换车首款后,徐飞不足7000元的月薪,除掉吃穿用度,仅支撑每月最低还款额都显得捉襟见肘。“好歹也是文化人,那破车要不换,开出去多跌份!”

  而立之年的王玲来自苏北小城,在苏州一家外贸企业上班,月薪近6000元。为在外人面前显得有品位,她和同事常常在公司附近的日式料理店享用六七十元一份的商务套餐,下午还要来一杯星巴克咖啡或是点一份手作蛋糕。算下来,工作日仅午餐和下午茶,就要花费100多元。“房租2500元,加上日用品、朋友聚会、礼金等,入不敷出。”王玲说,拆东墙补西墙,眼下欠款7万多元。

  “不太在意,因为刷卡,金钱流失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再说,找最优角度发个朋友圈,就完全可以抵消花钱的痛感。”

  穿越“格调高雅”的社交媒体,现实生活的凌乱迫在眼前。

  网络讽喻短片《虚假的你》,展现的正是“社交媒体上的你”和“现实中的你”的巨大反差:

  ――网上的你戴着骑行头盔,宛如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而真实的你开着车,看到户外风光急忙拿出头盔;
  ――网上整洁的工位、键盘、水杯、装订机……而真实的场景常常是键盘旁放着咬了一半的苹果、吃完未扔的外卖盒子、杂乱的笔筒;
  ――网上和谐欢乐4人聚餐,而事实是你们刚落座就各自埋头玩手机,叫服务员帮忙拍完合照,转头又各自沉浸在手机里……

  身边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位男网友说,毕业时帮女同学搬东西,见到女生宿舍真实的一面,有点震惊。在苏南某城市工作的姑娘周洁,朋友圈几乎都是白衣飘飘的“小仙女”模样,时不时还要晒晒先锋话剧和草地音乐节。当记者走进她租住的小屋才发现,一间30多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内,脏衣服、脏鞋子七零八落,她的日常饮食就是碳酸饮料、方便面。

  “树立精致‘人设’,每月5000元收入怎么够花,只能人前‘调性’人后‘尿性’。”她说。

“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

  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现实却乱成一团糟。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披上了“假精致”的华丽外套?

  融360消费调查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数据暴露出当下部分年轻人“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现实。一位资深刑警告诉记者,从近期办理的多起“校园贷”案件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许多“校园贷”受害者,特别是女生,往往因为要购买一台iPad,或是要做一个微整形手术,而在“校园贷”中越陷越深。“在她们眼中,iPad是精致生活的象征,是在公众面前炫耀的资本。”

  此外,在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意识中,不合群意味着不好相处,等同于异类,一些人因而陷入一种“假装合群”的症状里,并为“伪合群”重金“买单”。

  “看到同事都那么精致,如果我不假装也mark一下,很可能会被他们排除在圈子外。”从河南来苏州务工的周超26岁,他说,同事中不少是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如果不极力装点自己,很容易被排挤、被冷落。一位网友也表示,“接受不了同龄人比自己富的压力,除了‘假精致’,还能怎么办?”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认为,“假精致”还与这一代年轻人的内心孤独有关。“现下的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陈默说,因此这一群体更愿意为满足内心感受而任性一回。

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

  生活中,有仪式感并不是坏事,但为了不切实际的“假精致”,让自己焦头烂额,就得不偿失了。

  一位心理学家表示,要有崭新的价值判断,改变物质比素质重要的观点。“物质只是一时的,素质才是常伴一生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同时,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揠苗助长,过早消费能力之外的东西。

做真实的自己尤其可贵。一位观察人士说:“年轻人在追求精致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后再评估一下追求这样的精致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理性对待每一分钱的花销,放弃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消费,才是真实的开始。”

  其实,真实和精致从来不存在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曾说过,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是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因此,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而是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是一种严要求、不将就的生活态度。

  作家林徽因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住在偏僻简陋的屋子里,然而她却坚持去旧货店淘来老家具和旧书,自己做了一个朴素的书架;在木凳上铺些许饰布,为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野花……

  年轻人要通过奋斗和拼搏,为未来创造真正的精致生活。在现阶段,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衣、帆布鞋,面带微笑迎接每一天,同样是浪漫而精致的。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想要的东西都很贵,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想爱的人都很优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来源: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作者:刘巍巍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1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鄂ICP备2022019592-1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